- 发布日期:2025-08-06 21:43 点击次数:188
夏季气温持续攀升,带状疱疹进入高发期,中老年群体尤其是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面临更高患病风险。专家提醒,此类人群需加强防范,而接种疫苗是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,广东多地也已推出多项便民措施,助力居民科学应对。
带状疱疹高发,慢病人群风险更高
据悉,带状疱疹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,俗称“蛇缠腰、生蛇”。数据显示,超过90%的成人体内潜伏该病毒,约1/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病,我国每年带状疱疹病例数可能超600万例。其不仅会损伤皮肤,还会带来剧烈疼痛,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。
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曹筱佩教授指出,夏季高温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、睡眠质量和情绪,导致血糖波动,降低机体免疫力,使其更易受感染性疾病侵袭,带状疱疹便是其中之一。通常情况下,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与人体和平共处,一旦免疫力下降,病毒就可能被激活引发疾病。
国家卫健委在“时令节气与健康(夏至、大暑)”新闻发布会上也强调,高温天慢性病患者需注意安全度夏。相关数据表明,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是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。其中,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比普通人高39%;糖尿病患者的患病风险更是比一般人高60%,且罹患带状疱疹后,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更高,疼痛也更为严重和持久。
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
两者相互影响成恶性循环
曹筱佩教授特别强调,高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,50岁以上人群为易发人群,且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。当糖尿病与带状疱疹并发时,二者会相互影响,形成恶性循环。糖尿病患者若感染带状疱疹,往往症状更重、病程更长,治疗难度也更大;另一方面,带状疱疹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作息、饮食和情绪,导致血糖控制难度增加,进而升高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风险。
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,曹筱佩教授建议,合理饮食、适度运动、良好控制血糖是增强体质和抵抗力、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措施。同时,积极接种疫苗至关重要,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预防该疾病的有效方式。在糖尿病管理指南中,也推荐糖尿病人群,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,积极接种常见病毒感染疫苗,以预防疾病发生,改善生活质量。
广东多措并举,提升预防接种服务便利性
今年,广东省开展“预防接种服务提升年”活动,着力打造“30分钟接种圈”,实现城乡全覆盖,方便居民就近接种。此外,还试点医生开具“疫苗处方”,将预防接种融入日常诊疗过程。海珠区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谭美红主任医师介绍,针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,社区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基础健康检查,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项目。通过“家庭医生签约项目”,对已签约患者进行健康评估,提倡科学接种疫苗。同时,通过延长周末服务时间、开放疫苗咨询等措施,推动居民主动开展疾病预防。
据悉,自今年4月起,海珠区包括沙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,已全面启动免疫规划医防融合服务流程。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,会主动评估患者健康状况,针对慢性病、免疫功能低下等高风险人群开具疫苗健康处方,实现预防服务与医疗服务的无缝衔接,为居民提供“治疗+预防”的双重保障。
谭美红主任提醒,慢性病人群并非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人群,在病情稳定阶段,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疾病。接种前,需与医生充分沟通,了解疫苗的保护效果、保护时长以及接种禁忌和安全性。
值得关注的是,为进一步推进医防融合工作,提升居民健康获得感,海珠区卫生健康局近期发起预防接种惠民活动,带状疱疹疫苗和HPV疫苗部分剂次直接免费,该活动于7月5日正式启动,不限居住地和户籍,适龄人群均可参与。
文|记者张华
图|视觉中国